共享停车为何难共享?
新闻作者:2017-08-14 14:53:15
发布时间:共享停车是应对城市有车一族停车难、停车贵的新模式,在当下机动车数量暴增的情况下,盘活现有的停车位资源是解决难题最根本的方法,于是“共享停车”便应运而生。
今年以来包括京沪穗等城市,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,都提出要鼓励发展“共享停车”模式。一些单位或个人将专有停车位对外开放,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时出租,既增加收益,也方便他人。只不过,这一新模式要想发展壮大,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,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多方统筹。
“开车十分钟,停车一小时”,一直以来,许多车主深受停车难之苦,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,国内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。尤其在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高峰时段要想找个停车位比登天还难。根据最新调查数据,目前北京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85万个。停车已经成为车主的一个痛点。
针对上述痛点,“共享停车”这一模式应运而生。去年下半年,上海发布《关于促进本市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政府机关、医院和高校等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在保障内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,应将内部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,率先落实停车共享责任。根据计划,今年上海将建50个“共享停车”示范点。
2017年7月,北京也推出《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(草案)》,提出个人或单位可以开展停车位有偿错时共享。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居住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,可将配建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。
广州紧随其后于8月推出《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(草案)》,提出住宅停车场在满足本住宅区居民停车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,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。
作为共享停车的一个成功案例,上海交大徐汇校区的做法受到关注,据介绍,这个停车场建成于2015年,共有两层700多个车位。初期只对校内师生开放,后来尝试对社会开放共享,夜间还有包月车位出租,目前已形成常态化运营。在地下车库停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,他在附近工作,平时就把车停在这里。一次10块钱,进出也挺方便。
但共享停车遇到的问题更多,由于停车位涉及到业主、物业管理、租用方、城市管理等多方利益,加上停车位的租赁时间,计费方式、租金标准等都存在争议,很难达成一致。这是其一;
其二是,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位协调存在很大问题,据北京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士表示,该区域内具备停车资源的单位,大多数是国企总部和市级单位,出于安全考虑,向社会开放共享停车资源,存在为难情绪,协调难度较大。
其三是共享车位的改造费用谁来出。信息化改造需要一定费用。车位共享,并不是只要把车位拿出来就可以了。还需要对传统的停车场进行改造,将车位信息接入云端,并通过各类APP接触消费者。据介绍,包括闸机、收费系统等软硬件在内,一个停车场的改造费用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。这笔费用谁出,怎么出,需要各方进一步协商。可见,“共享停车”模式虽然看上去很美,但涉及利益方多,经营模式复杂,想要获得成功,并非易事。
据了解,由于我国停车消费超过4000亿元,目前已有10多款与共享停车有关的APP上线,介入共享停车行业。
有网友表示,中国人做事喜欢一窝蜂,一开始共享单车盛行时,许多人纷纷搞起共享单车,现在共享停车来了,又追着共享停车,却不知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到成熟要经历许多艰难过程。
(新闻来源:搜狐汽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