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车位能否打破“停车位,难停车”困局?

新闻作者:小桩共享车位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9-04 14:31:20

社会发展的进步,影响着交通的发展水平,人们在出行方面的水平也有很大发展,不完全统计,全国汽车数量超过3亿辆,人们出行越来越多的依靠交通工具,道路在加宽,但人们的出行时间却没有在下降,城市车辆拥堵,能持续好几个小时,而共汽车停放的车辆不足以满足车辆的数量。共享车位能否打破“停车位,难停车”困局?

2016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》2016年,北京市汽车保有量为548万辆,但停车位只有193 万个,平均每2.84辆车分摊一个车位,车位缺口高达355万个。所以有人感叹道:要想买汽车,首先要给汽车“安个家”。没有车位停放的汽车只能“睡马路”、就“挤胡同”、停车基本“抢”。而由此造成的是一系列交通问题与管理问题。

44.png

而“共享经济”“互联网思维”是今年的流行话题,共享单车、共享电瓶车、网约车的不断兴起,也让我们意识到,是否“共享车位”能为人们减缓日益增长的车位压力问题?

当然,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,在许多大城市中也尝试过“立体车位”则从“高度”方面缓解面积问题,为此也建立了许多立体停车设施,但这种方法也是收效甚微,其原因在于立体车位收费较贵,停车麻烦,取车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,许多人不愿使用。此外,立体车位的维护和修理成本也较高。

从经济学角度来讲,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一个“用户痛点”但却带来了另外一个“用户痛点”所以这样的停车方式要想缓解停车压力,需要解决带来更多的“用户痛点”。

55.png

如果说以上描述的“立体车位”是在“三维”中的“高度”解决停车问题。那么互联网时代的“共享车位”则是在“四维”中的“点”和“时间”来缓解停车压力。

首先“共享车位”的模式是让暂时空闲的车位通过用户的“地点”与“空闲时间”通过互联网信息共享来实现的。车位主人通过在平台分享自己车位的位置与空闲时间得停车收益。同时停车车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地便利,节省了时间成本,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了“空车位”的额外价值。

66.png

当然,构架共享车位也需要搭载硬件配置,例如快捷支付收费、自动感应停车、实时车辆位置定位等。

同时,共享停车位还能缓解车位被莫名车辆“蹭车位”给车位主人带来的不便。这些设施和技术的搭建离不开高额的研发费用与成本。

共享车位模式,目标就是要解决车主“停车难”的痛点,但接下来也会面临这一系列新生的痛点,比如车位被长时间占用,导致车位主人无法停车;一些“老小区”停车位老旧,需要升级相应的硬件设施;整合的用户资源不够多,覆盖范围不够广等。由此可见:共享车位要想彻底解决车主痛点,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新生的问题。

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,互联网科技的思维与模式正在被不断的发掘,2017年以来,以“共享”、“分享”为修饰词的“旧事物”在陆续出现,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过许多问题,成功的、失败的共享“案例”不在少数。然而社会的发展就是要用“新方法”做“旧事物”只有不断尝试创新才能出现更好为大众服务的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