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益分享才能让“共享车位”走得更远
新闻作者:2017-10-31 09:19:47
发布时间:时段的错峰,白天居住区车位留空,商业区车位爆棚成了普遍现象。共享车位的推出,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个资源的动态错位。从本质来说,这是车位产权所有者盘活自身资源的最佳途径。
从互联网趋势和利益驱动来看,只要技术允许,共享停车其实是个很难逆转的潮流。平台有很多创新方式去约束、鼓励和引导。只要用者有刚需,且身份实名留底,多数也会配合平台规则。相比于流动性、更难控制的共享汽车,共享车位不过是区区一块空地,偷不走用不坏,在大城市早就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。只要利益分配到位,设立好游戏规则,比如下班时间后不再提供共享之类,那么资源的浪费就会更少,造福就会更多。
因此有关部门也应该配合企业,对共享停车推出指引,引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。毕竟把分散各处空置的车位利用起来,可比花巨大财力建多少停车场都要立竿见影。让车辆自发选择停车位,让供需双方形成合理价格,这种民间主动性本身就能减轻行政压力和管理难度。
这几年兴起的共享经济,其实质就是把一些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,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。共享车位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据共享停车公司调研,停车难和停车位利用率低在现实中是并存的,绝大多数车位实际利用率都低于50%。如果把这些闲置车位充分利用起来,必能缓解停车难的问题。而且车位是个特殊商品,分享使用不会有损耗,不会对业主产生什么损失,相反还有收益,利人又利己。
这样一种模式刚刚兴起,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,这就需要在技术和管理上来解决。比如说,小区物业不积极参与,是因为实行共享停车,物业要增加人手或工作量,如果他们从中没有收益,自然就没有积极性。共享经济的精髓就是共享,但是共享的对象不能只考虑业主、车主和共享停车公司,还必须把物业公司拉进来,让他们也成为受益者。另外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,减轻物业公司的劳动量,他们的积极性自然就有了。
停车之所以难,是因为车辆保有量和停车位的数量严重失衡。共享车位,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,而不可能彻底解决。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,还必须由政府部门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措施。